游客发表
11月8日凌晨开始,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佳木斯、牡丹江、伊春、鹤岗等多个城市地区遭遇雨夹雪、大暴雪及冰冻大风极端天气,部分电力设备出现覆冰、倒杆断线等故障,造成一些供电线路停运。
(作者:丁晓晴 刘德军 )。在现场,张鹏查看了10千伏免四线及10千伏免凤线线路运行情况,并与供电所负责人针对10千伏免四线跳闸、接地等故障问题进行了交流,进一步了解和分析线路三高问题原因,并提出3点要求:一是督促供电所抓紧治理线路用户侧问题;二是做好三高线路问题分析、处理和总结,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三是要求供电所员工在日常工作时要提升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防线。
下一步,国网牙克石市供电公司将把安全生产保供电监督工作纳入纪检监督范围,切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结合相关专业安全风险隐患扎实开展监督检查,为牙克石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1-10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4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建材和黑色行业当月用电负增长,化工和有色行业当月用电正增长。1-10月,20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西藏(21.9%)、湖北(18.8%)、江西(17.6%)、青海(16.7%)、浙江(16.5%)、福建(16.0%)、四川(15.9%)、广东(15.8%)、陕西(15.1%)、重庆(14.9%)、湖南(14.5%)、安徽(14.3%)、宁夏(14.1%)、广西(13.9%)、江苏(13.8%)、贵州(12.9%)、新疆(12.8%)、上海(12.6%)、山西(12.5%)和海南(12.4%)。10月份,17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湖南(24.0%)、重庆(16.7%)、上海(16.4%)、湖北(15.1%)、江西(14.9%)、新疆(14.5%)、四川(14.4%)、西藏(14.2%)、青海(12.4%)、海南(12.3%)、安徽(11.9%)、广东(9.9%)、北京(9.4%)、福建(9.2%)、山西(9.0%)、甘肃(8.6%)和黑龙江(6.5%)。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三、工业和制造业用电情况1-10月,全国工业用电量44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4%。煤与电的价格倒挂危局进一步加剧。
九月限电发生后,煤炭价格仍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中旬已较9月初翻倍,较年初的价格更是上涨3倍。2020年,虽说我国火电装机占比已经降到56.58%,其中煤电装机占比降至49%。但是双控目标本质上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措施,堵住了原来仅规定碳排放强度而没有规定碳排放总量的漏洞,这让一些地方政府本想通过高耗能、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来拉动GDP的打算落空。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贡献。
从供给侧来说,今年年初以来,受全国性煤炭紧缺影响,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这些情况与我国今年的缺电问题并不雷同。
这不仅反映了双碳目标对于指导投资决策的显著意义,更体现出中国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能源结构退煤化转型的决心。不管是从电力需求侧来看,还是从能源供给侧来说,此次缺电都是一次多因一果的耦合事件。可见,今年上半年虽然煤炭需求有所上涨,但并没有极端异常的煤炭需求。应对气候变化新政落地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压力,为了掌握各地的减排力度,尽最大努力完成双控目标,国家发改委实行定期通报和督查制度,发布红绿灯表。
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疫情危机中复苏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是由一系列共同因素导致的:上游发达国家纷纷大放水使得全球通胀压力倍增,在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煤电价格倒挂有多严重?笔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发电企业普遍发一度电亏损0.1-0.2元。第三,此次限电深层原因是我国对煤电依然严重依赖。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消息发出后,10月19日晚,郑醇、焦煤等多家主力合约应声下跌。
改革过程中有阵痛,但要坚持改革的方向首先要解决今年限电的短期矛盾。2021年上半年中国煤炭产量为19.49亿吨,同比增长6.4%,同期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下降19.7%,从直接因果关系看,国际能源紧缺构不成我国煤价上涨至两倍及以上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缺电与世界能源价格上涨关系并不大。相应地,建立负荷调节控制中心,远程调节这些可控负荷,实现荷随源动。
其次,电力紧张的直接原因是电厂发电亏损从而发电意愿不足,电力供需失衡。当下,我国从周边国家紧急进口煤炭、天然气等应急能源,同时,山西省与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这是万万不可以的,但现在看来也是极易发生的。首先,我国缺电与世界能源紧缺、价格上涨关系不大。地方应根据自身条件,逐年加大电力供给侧的改革力度,让煤电价格实现部分联动。对能源供给侧的非理性涨价行为,必须有政府的跟进监管和规制。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西南某省双控全省亮红灯,地方政府难免做出运动式减碳的相关措施。但火力发电量占比仍接近68%,今年上半年煤电的发电占比又升至73%。
最近,习总书记在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此外,此次限电中某些地方政府看得见的手有动作。
首先,这些法律法规就是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双碳和双控的长期总目标绝对不能动摇。
但对市场煤价格也不能听之任之。最近数月,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消费恐慌持续蔓延。此次限电问题本质上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应当说,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地方政府既想发展传统资源经济,又不能兼顾好今年双控目标的严格要求所导致。这些依法行政的举措,将有效应对能源大宗商品的金融逐利势头,暂时解围当下的困局,也能警戒今后的能源价格非理性波动。
我国长久以来形成了市场煤,计划电的机制,计划电有其保障民生、稳定产能的意义所在。如果此时煤炭价格再异常波动的话,电价矛盾将无法调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对煤炭的依赖极易促发煤炭价格异常飙升。
但气候变化问题要应对,中国的大国责任要承担,不能为一些暂时的困难因噎废食,不能战略性退回到更依赖煤炭的时代。这样的电力生产结构决定了电力消费结构的高碳特征。
实际上,我国煤炭等能源的供给与去年基本持平,国家统计报告显示1-6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0.7%,煤炭供应总体稳定,煤炭库存有所下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从需求侧来看,在疫情影响下,中国制造业接收到的国际订单增加,使得我国电力需求大幅提升。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今年缺电的真正原因不是我国能源或煤炭物理性短缺,而是煤电价格倒挂,因此要继续从理顺煤电关系的角度进行体制改革。如东北那样限居民电虽然有当地的一些原因,但本质上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应当禁止。同时,能源电力发、输、变、配、用等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很多国家疫情期间缺乏劳动密集型能源产业链上的工作人员,比如现在英国汽油奇缺,就是因为严重缺乏运输汽油的卡车司机。这包括经济管理和数字化的使用。
考虑到我国目前仍有约1亿千瓦的在建和核准未建的煤电机组,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使用遇到欧洲等国当下发电不稳定的困难时,极易转向原有的路径依赖就是回到扩大煤电装机的老路上去。地方政府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设计自身匹配双碳目标、比中央更加严格且非技术中立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自下而上倒逼煤电退出,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
开源同时要节流,大力宣传节能减排不放松。关于煤电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问题,要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
原则上十四五 除技术储备和示范工程项目外,不再核准新的煤电项目。从发电亏损到煤电价格倒挂的再追问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为三个层次。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